家校携手,护航成长——致学生家长朋友的一封信

作者: 时间:2025-01-18 点击数: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新春来临,寒假又至。2024学年的学习已经结束,您的孩子也将在家开启一段放松的假期时光。孩子的成长发展,离不开广大家长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们向一直以来关心学校工作的家长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

同时为帮助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悦且有意义的假期,心理中心在此提出几点倡议,希望您与我们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动态,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同行者。

一、营造温暖、安全的家庭氛围,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共同心愿。作为家长,普遍关心的是孩子的生理健康、学业成绩和生活习惯,往往容易忽略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不仅是孩子快乐成长和健康生活的基础,更是他们成就未来的基石。从高中迈入大学,您的孩子需要经历身份角色的变化,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同时,您的孩子可能也正经历着学业、人际、恋爱、就业或者专升本压力的困扰,为了不让你们担心或者害怕你们失望和责骂,孩子可能不会主动告诉你们。因此,寒假在家期间,请您多主动关心孩子,积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状态。在温暖、安全的家庭氛围中,鼓励孩子敞开心扉,帮助孩子与自我和谐相处。

二、尊重孩子的独立独处需要,增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寒假期间,您和孩子共同相处的时间增多,但孩子可能需要独处的时间和空间。请您尊重他的心理需求,给予孩子一定的独处空间,学会包容、理解和信任孩子,多一些商量和鼓励,少一些控制和唠叨;多一些温暖和支持,少一些批评和指责。孩子的成长是从依赖逐渐走向独立的过程,父母需要学会适度放手。很多时候,父母不想让孩子走“弯路”,过多干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代替孩子选择和做决定,虽然从短期看孩子可能避免了一些错误和挫折,但是从长远来看,孩子可能丧失了自我选择和自我承担责任的能力,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帮助孩子建立劳逸结合的生活节律,提升孩子的沉浸感和愉悦感

随着抖音、小红书等各种网络软件和网络游戏的盛行,寒假期间,您的孩子很容易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个人作息紊乱。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是相互影响的,个体行为的改变会带来情绪的改变。长时间沉迷网络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无聊感和空虚感,体会不到成就感和愉悦感;而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劳逸结合的日程安排能够提升孩子的自我掌控感和沉浸感,从而收获健康和快乐。因此,寒假期间,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假期日程表,帮助孩子合理规划学习、休闲娱乐、运动和人际交往等事项,共度美好时光。

四、加强生命教育,提升孩子的生命意义感和价值感

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生命教育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很多孩子在生命的早年,感受到父母的拒绝和忽视,因此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价值感,容易形成敏感、焦虑、脆弱的人格特征,当遇到挫折和打击,容易走极端,产生伤害自己或者放弃生命的想法和行为。因此,寒假期间,您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从媒体上看到的或身边的珍爱生命小故事,与孩子展开有关生命意义的探讨,引导孩子思考如何珍爱生命,建立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提升孩子的生命意义感和价值感。

五、密切家校沟通,利用多方资源,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家长需要及时了解、掌握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建议家长主动加强与学院、辅导员老师的联系,深入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和情况。同时,寒假期间,如果您的孩子情绪持续低落、焦虑、紧张,或者出现异常行为,您可以寻求以下专业帮助:

1.告知孩子的辅导员并联系我院心理中心

2.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热线:12355

3.江西省社会心理服务热线:0791-966525

4.全国大学生心理援助热线:4006-525-521(16:30-22:30)

5.全国心理危机干预热线:400-161-9995(24小时)

6.全国自杀与危机干预24小时热线:010-82951332

再次感谢您对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心理中心将始终和你们及你们的孩子在一起,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2025年1月17日

学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莲塘北大道1636号    邮编:330200

Copyright 2009-2015 © www.jxswkj.com.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心理咨询中心